最近,李永来这个名字,传遍了石家庄的家家户户。这位石家庄市公安局桥西分局裕西派出所民警,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受辖区居民的信任和爱戴,近日被石家庄市委政法委授予“赤诚为民好民警”光荣称号,省公安厅为他记了一等功。报纸上刊登他的事迹,电视上放映他的形象,群众中讲述他的故事,小品中演出他的典故……李永来的先进事迹,在石家庄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文 字:新华网河北频道 江山 董智勇 张立文
  
   制 作:新华网河北频道编辑 王东宏

    “赤诚为民好民警”、石家庄桥西公安分局裕西派出所民警李永来。

    李永来通过业务学习和调查研究,深入调查和掌握辖区各类治安情况,工作做到了有的放矢。


    逐家逐户走访,以扎实的业务功底夯实工作基础

    记者:李永来1964年出生在天津市宁河县一个农民家庭,1981年参军,曾赴云南老山前线作战,屡立战功。1999年,身为营长的李永来,转业到石家庄市桥西公安分局裕西派出所,成为一名普通民警。
    李备军(石家庄桥西公安分局裕西派出所民警):从部队到公安,隔行如隔山。为尽快转换角色,适应新工作,在全市公安系统组织的转业干部培训班里,李永来抓紧时间苦心学习钻研,除了学完规定的7门课程外,还抽空阅读了《民警业务手册》、《法律疑难解析》等多种公安业务书籍。他还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向实践学习,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他总是随身携带笔记本,把看到的、想到的疑难问题或一闪念的工作灵感,随手记下来加以研究琢磨。
    为做到对辖区情况了如指掌,李永来逐家逐户进行走访,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把分管的800多户居民和复杂公共场所“翻”了个底朝天。在走访了解过程中,他以“见人”、“听事”为重点,多方面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把这些信息归类、梳理,先后建立健全了“辖区重点部位情况登记本”、“辖区行业场所情况登记本”、“辖区易发案部位跟踪检查登记本”、“辖区治安隐患苗头登记本”

等8种记事本,按大小事宜、轻重缓急分类进行登记。如在分析辖区的基层基础工作时,他这样写道:“既有现代化的高层新型住宅楼4栋,又有低矮简陋的旧平房158间;平均千元以上的住户600余户,交水电费都困难的低收入或无收入的家庭100多户,其中18户靠政府救济;重点人员若干名,治安案件发案率较高(主要是偷窃、打架斗殴及卖淫嫖娼),基础设施及居民的防范意识较弱。”

    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为社区筑起一道道“安全堤坝”

    记者:李永来从实际出发研究治安工作的新特点,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多发性案件入手,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完善各种防范措施,为社区筑起了一道道“安全堤坝”。
    刘韶勇(石家庄桥西公安分局政工科民警):2002年5月25日凌晨3时,李永来在缉拿越狱潜逃犯郭风岭时,被穷凶极恶的郭犯砸断了鼻梁骨,血流满面。危急关头,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双手死死地抓住该犯不放,直到与赶来的其他同志一起将歹徒擒获。
    范新会(河北《警视窗》记者):李永来自费购买了一台电脑,一有时间,就上网查阅公安信息和社会上的热点治安问题,将辖区中的可疑人物与网上通缉的犯罪嫌疑人进行比对,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最新的信息,高效地为辖区人民服务。
    李备军:李永来负责的辖区地处闹市,情况复杂,基础设施较差,且流动人口居多。2000年初秋的一段时间,盗窃案件屡有发生,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认真分析案

    李永来与联防队员们在辖区巡逻。

    李永来上门向居民宣传安全防范知识。

 

    李永来是孩子们的保护神,这是他在为社区的孩子们辅导功课。

    李永来是孤寡老人的贴心人,这是他在根据自己的“明细帐”为老人们排忧解难。

    李永来热心照料孤寡老人。

情后,决定选择重点地段进行蹲守。有一次,他和联防队员们一蹲就是7天,终于将盗车贼缉拿归案。案子破了,但李永来的心里沉甸甸的:再好的金创药,不如不破口;住院的钱不如用在买药上——遏制各类案件的发生必须防微杜渐。
    李永来对近两年辖区发生的案件来了一个“回头看”。他发现,18起盗窃案中有13起都因翻扒阳台(厨房)而窃走财物。根据这个情况,李永来就一家一户上门做工作,要求居民加固门窗,最多的一家竟跑了7次。他一方面做好辖区居民思想工作,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巡逻的力度,带领联防队员常常巡逻到凌晨3时。每当看到谁家的自行车未放进小房、门窗未关时,总是不厌其烦地一次次提醒着居民。后来,一至三楼的居民纷纷装上了“倒刺防护网”,家家小房明锁换了暗锁,158间旧平房都换上了铝合金的窗户。至此,辖区的防范工作才真正算有了点“眉目”。

但是,如何在辖区群众的心里安装上一张无形的“防护网”,这又是李永来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他深知,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于是,他召集志愿者参加义务巡逻队,健全组织,落实楼长安全员职责,选调若干治安信息员……通过不懈地努力,在他的辖区,群防力量已发展到120余人,占辖区实有人员的5%,使多发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
李永来也非常注意对“两劳释放人员”和违法青少年进行帮助教育,并逐渐总结出“三心两帮一及时”的经验,即对他们要耐心、真心和放心;主动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鼓励他们树起信心;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家庭等实际困难,鼓励他们扬起新生活的风帆;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行踪。

    不以善小而不为,永远把老百姓的需要放在心上

    记者:李永来深知,公安机关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人民警察是人民利益的维护者,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对此,李永来在他的明细帐首页上写道:“办大事、办小事、办杂事,事事要为人民服务;今天记、明天记、后天记,牢牢记住三个代表。”横批是:“认真落实”。
    崔二虎(石家庄《燕赵晚报》记者):冬天的一个下午,天降大雪,雪地被行人和车辆轧过后,像抹了油一样滑。一个老太太小心翼翼地走到派出所门口,恰好碰到李永来从所里出来。李永来看见后立时上前搀扶大娘进了屋,问大娘,天冷路滑,来派出所有什么

事儿。原来,大娘要给孙子办户口。办好这件事后,李永来想,如果把我的呼机和手机号码告诉居民,尤其是孤寡老人,他们有事给我打个传呼或电话,不就大大方便他们了吗?李永来想到做到,就把自己的呼机和手机号码印到“警民联系卡”上,送到家家户户。他还特意把辖区的孤寡老人登记造册,下辖区时多往他们那里走一走看一看。群众说,民警敢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居民,本身就是一种胆量,如果你怕做不到,你就不敢向群众承诺。
    刘韶勇:一次,李永来在执勤时受伤住院,我去医院看望,见到狭小的病房里挤满了闻讯赶来慰问的群众,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焦急和关切的神情。此后,又有50多名群众自发联名向市公安局送来感谢信和锦旗,集体为他请功,称他为“人民的公仆、英雄的警察”。为什么一个普通民警的安危让这么多人牵挂?为什么一个普通民警受到群众如此深厚的爱戴?我们就此开始调查,先后8次召开由裕西派出所领导、民警、巡防和联防队员、居委会和治保会负责人、辖区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并走访辖区群众60余人次。调查初期,群众讲述的都是一些有关李永来帮助找钥匙、掏下水道、修三轮车等举手之劳的小事,都很平常,也很平凡。当时我认为,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谁没有为群众做过一两件好事、办过几件实事呢!这有什么呢!但随着调查的深入,我逐渐感到李永来平凡之中的不平凡:小女孩仇丽深夜发高烧,恰好父母都不在家,就给李叔叔打传呼,李永来接到传呼后,立即打车赶到,把她送往医院;居民田新立突发重病,心灰意冷,想一死了之,又是李永来接到传呼后,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鼓励他重新走上了手术台……3年来,象这样的传呼数不胜数,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白天还是深夜,上班时间还是节假日休息,他都能够做到随叫随到,有呼必应。我感到,李永来能够这样做,说明心中装着百姓;能够兑现承诺,就是一种勇气。也正是因为这样,李永来和群众的心才紧紧地贴在一起。李永来平凡中的不平凡,就是贵在“坚持”,难在“经常”。

 
 

    李永来是群众的勤务员,他无微不至的服务,如春风般拂遍了社区的每一户家庭。

    王小冰(石家庄桥西区仓北社区居委会主任):我是李永来所负责辖区仓北的居委会主任。在与他共事中,我发现他的优秀品质可以概括为“不以善小而不为”。他把化解各类矛盾形象地比喻为“灭火”,他说灭火要掌握好前5分钟,如果等大火烧起来了就晚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矛盾消灭在萌发阶段,这样就能使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很多时候,许多婆婆妈妈的小事,他遇到了、听见了都要去管,去做工作,就在这婆婆妈妈的工作之中,他化解了一桩又一桩的纠纷,排除了一个又一个的矛盾。比如谁家楼上鸽子粪掉到楼下过往群众的头上,他就要管,让那户给鸟笼垫上木底板,鸽子粪再不会掉到下面来;再如某户冲涮地板,脏水淹了楼下的住户,他要出面做调解;有的住户养宠物,楼上楼下难免出现矛盾,或半夜上下班的人在楼道闹的动静很大,影响别人休息等等,只要群众找到他,他就找对方去念叨……勤跑腿,多费嘴舌,赢来的是辖区群众更多的理解和敬重!李永来通过便民服务,把良好的道德情感传递给社区群众,从而促进了社区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带动整个社区风气的好转,更好地体现了人民警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郭庆生(石家庄桥西区仓北社区群众):我所认识的李永来,是一个平凡朴实的人民警察。通过他,我看到了党的希望,也看到了公安队伍的希望。我觉着,公安队伍中,出现一个李永来还不够,应该有成千上万个李永来。只有这样,公安工作才能做得更好。愿李永来的精神能够发扬光大。

    李永来:我只是做了普通民警应该做的事情,我没有任何理由不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我常想,不为老百姓办事就是失职,办不好老百姓的事就是不称职,我一直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我才觉得无愧于心。“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我们基层民警和群众接触最多,也最直接,如果每名民警为老百姓多办点实事、好事,老百姓就一定会信任我们,拥护我们;如果我们把维护自己的形象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我们的公安事业就会坚不可摧,我们的党就会立于不败之地。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样一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是公安机关亘古不变的警魂!(完)

    李永来总是热心地解决群众的生活困难。

 

请点此将本文推荐给你的好友!  【打印本页】 【发表评论

版权所有:新华网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