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你是否无恙

新华网河北频道记者 屈维英  见习记者 陈玉

    "饮马长城下,水寒风萧萧。"历代诗人多有诸如此类悲怆的长城诗咏,不过这次到全然没有影响记者的心境,登上明代最早也是最完整的一段长城--燕山深处的董家口长城,只见 "秀色分前后,晴岚迷左右", "古镇青山口,群峰共云高",长城内外千山万壑的祖国壮丽画卷令人襟怀大畅。
这一段600多年来一直藏在深山人不识的长城,不久前因为村民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着手兴办长城旅游而变得引人注目起来。
    这段长城坐落在河北省抚宁县董家口村一带连绵起伏、雄险陡峭的燕山山脉上,是河北省与辽宁省的分界。据考证是明朝一代名将戚继光率部建造的蓟镇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塞,在北齐长城的基础上修建而成,史料记载最早约筑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隆庆5年(公元1571年)加筑为一等边墙,是现存明长城中修建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段。
    迎着猎猎的山风一鼓作气登上城墙,只见这里与八达岭长城的一览无余不同,这段长城迤逦而走,雄姿时隐时现,有时干脆借刀削一般壁立的山崖为天然屏障,使人油然钦佩古人"因地形,用险制塞"的精工巧思。而且难得的是长8.9公里的墙体保存基本完好,仅有几处坍塌形成的豁口,31座敌楼,18座战台,14座烽火台,1座斥堠,大多砖石坚牢,巍然耸立。
    历经数百年风霜,董家口长城为何能如此奇迹般保持完好无恙?
    带着疑问,记者在当地村民引领下仔细察看了几座他们称为"耿家楼"、"王家楼"、"孙家楼"的敌楼,看到石券门上的弧形部分刻有"双狮绣球"、"祥云飞天"、"缠枝莲"等明长城中十分罕见的浮雕图案。听村民们讲,当年蓟镇总兵戚继光从浙江等地调士兵来此戍边时,为安定军心,允许带来家眷,将士们有的就举家生活在一座座敌楼中,给巍巍铁关融进了一丝温柔的生活情调。据专家考证,这些守城将士的后裔繁衍成为山脚下的村落,直到今天,董家口村仍是一个典型的后裔村,尚遗有陈、李、耿、孙、赵、张六姓。因此,爱护长城,成了一代又一代村民的自觉行动。这,就是董家口长城得以完好保存的主要原因。
董家口长城无疑是幸运的,但是不是现存的明长城都这样幸运呢?
并非如此。采访中,许多长城研究者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自然的毁坏固然严重,更令人痛心的是人为破坏。侥幸逃过"文革"那个特殊年代而幸存的长城,现在正承受着沿线人们对她的随意蚕食,而"吃"老祖宗是目前破坏长城的最普遍的现象。他们"吃"老祖宗的办法就是扒城砖盖房子、垒猪圈、垒院墙,以及类似的"不经意"行为。
  董家口村民说,这一带长城上唯一的"斥堠"(明代守城军队的信息中枢)上,有24个瞭望孔,因每个孔上半部的拱形都是整块青砖成型的,绘有云纹,就曾被附近的人扒去当作现成的鸡窝口。难怪一位长城专家痛心地说,人们这种毁坏长城的墙体和烽燧,推倒长城的城砖和夯土的行为,使这古老的文化遗迹变得更加残破。
    然而较之蚕食,对现存长城危害最大的还是忽视长城保护的、不科学的旅游开发,它们足以使现存的长城成段地消失,对长城来说是致命的。调查发现,一些地方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不作很好的保护性规划,便匆匆上马一些旅游项目。例如迎合现代人追求自然野趣的新热点,一度兴起一股徒步走长城热,拿过一段残长城不采取保护措施便吸引游客,在探险游人的蹬踩、攀爬下,人们为之趋之若骛的"不着人工"的古长城遗址悲哀地遭受着人为的践踏。有些地方为了节省工程投资,甚至不惜拆毁城墙通公路。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十多年前,徒步考察明长城全线的现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董耀会曾在他的考察日记中写道:"明长城东起丹东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讨赖河边,全长7000多公里,目前三分之一已经湮没在沙漠之中,三分之一倒塌严重,仅有三分之一保存较好。平原、山区的长城大多数被人为破坏,没有毁掉的,往往是因为山势太险无人敢上才得以保留下来?quot;
    今天,长城保护的现状更加严峻。中国长城学会研究员郝三进发出慨叹:"不得力的保护、不合理的旅游开发足以毁掉长城仅存的精华部分。"

 

版权所有:新华网河北频道 
制作单位:新华社河北分社、新华社河北新闻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0311-5808047   Email:hb-news@xinhuanet.com
Copyright:http://www.he.xinhua.org 200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