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中国药业入世支招

   现代人对医疗保健需求的迅速增长,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医药业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当今最具生命力的“朝阳产业”之一。追逐、抢滩这轮“朝阳”下的巨大市场,也将上演为入世后,中国药业与世界药业巨头同场竞技的激烈一幕。面对这一切,国内以药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和区域,纷纷酝酿着抢抓机遇、加速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冲动……石家庄,这座以发达的制药业闻名全国的华北重镇,最近雄心勃勃地提出打造中国最大“药都”的战略决策。此举一出,令人注目,引来国内50余位专家云集石家庄,为中国药业的发展献计。

         新华网河北频道记者江山 见习记者陈玉


2002年4月9日

    特别声明:新华网河北频道“焦点网谈”栏目的文章均为独家专访,任何网站、报刊、电台、电视台未经新华网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

联系电话:0311-5808047  传呼:126-1176623
E-mail:hb-news@xinhuanet.com 

支招之一 :让科技为中国药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用科技筑产业高地

   主持人:人们知道,医药产业是一个典型的高技术产业。回眸历史便会发现,医药业前进的每一步,无不是医药技术取得新进展的结果。特别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在应用领域的突破,带动了全球医药产业由传统大步迈向现代,医药不再依附于化学工业,而迅速崛起为一支独立而拥有广阔空间的产业体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未来药业竞争的焦点是技术,中国药业进军国际市场的关键仍然是技术。那么,我国药业目前在科技方面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面”?
    张发旺(石家庄市计委主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医药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医药工业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1978年至2000年的22年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6.6%,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年均增速,也高于发达国家13.8%的平均增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化学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技术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原料药2000年达到1500多种,当年原料药总生产能力达52.57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学原料药出口国,其中青霉素产量占全球产量的30%以上,维生素C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50%左右。各类生物制品也达300多种。目前,我国生物农药、转基因药用动植物新品种、药膳品、保健食品等一系列生产技术都进入了“快车道”。
    主持人:发展势头的确使人振奋。但是有这样一个现象,曾经和还在让中国医药界感到不甘心--我们0.35元一支的青霉素原料药漂洋过海后,再以深加工产品销给国人,已是50元一支的高贵“身价”。这一无情现实,折射出中国药业规模与效益的巨大反差。
    臧胜业(石家庄市市长):确实如此。现在石家庄以及全国医药业的生产中,自主知识产权太少,咱们的名牌太少,只有通过在医药方面推进科技进步,用科技支撑,通过几年的努力,才能创出几个名牌。现在看,药的发展关键是牌子,国内外许多高销售额的药牌子都叫得很响。咱们最大的问题是自主知识产权太少,这说明我们医药工业的科技含量低。所以首先要靠科技创出自己的牌子,要有自主知识产权。
    主持人:有资料显示,建国以来,我国生产的西药有3000多种,其中99%是仿制的;近年生产的873种西药97.4%是仿制的。而世贸组织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协定告诉我们,今后,医药企业再不加快由单纯模仿走向模仿性创新、走向自主开发不行了。
    臧胜业:就石家庄的医药企业而言,一些普药之所以能在国内和世界称最,是靠长期坚持不懈地科技进步换来的回报。然而另一方面,仅仅满足于“有钱可赚”以迎接未来严酷的竞争是远远不够的,当前,适时地将技术进步的前沿阵地推进到新产品领域,实施差别化竞争策略,是石家庄市“大块头”药企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主持人:“我们不能满足于青霉素、土霉素产量世界第一”,“不能满足于是中国最大的抗生素和原料药基地”,“‘药都’应走在现代科技的前沿,而不是步人后尘”……这些来自石家庄一些普通市民的议论颇富启发意义。对此,华北制药集团的做法是,破除“大而全”的研发观,根据自身比较优势,把研发建立在参与国内国际分工的基础上,“有所为有所不为”; 石药的策略是,贯彻“科技纵向到顶”,追求领先、卓越,努力使今后的新产品研发和工艺改进始终处于行业顶尖技术水平,不断向市场推出高科技的医药产品。
    范吉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副司长):如果要打造一个“药都”的话,主体是企业,而科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动机,企业要加大R&D投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应对入世,打造“药都”,企业必须构筑技术高地。


“一五”期间,中国最早的抗生素生产企业--
地处石家庄市的华北制药厂的建成投产,结
束了我国青链霉素依赖进口的历史。

  靠科技以万变应万变

    主持人:以石家庄的药业产品为例,附加值较低的“两素”原料药比重高达90%,这也是我国药业产品结构的一个缩影。就是这样靠初级产品“以不变应万变”,这个地方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也生存了几十年,今后会怎样?
    臧胜业:情况正在发生变化,现在医药产品的周期越来越短,过去市场上的很多产品,现在看已经不行了。石家庄市这几年医药工业态势比较好的一个原因,是咱们的抗生素产品周期较长,但是老本着这个也不行。必须瞄准国际上的先进目标,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开发新的医疗产品和新的保健产品,真正做到研制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
    白和金(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入世以后我们最大的问题是,现有的基本上是仿制药,自主研发能力弱;我们在全球分工中主要是初级产品、原料药,附加值低。这种状况需要逐步改变,关键是在过渡期内加紧调整。
    桑国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药企应利用现有的医药品种,进行深加工、深开发,建议把具有优势地位的化学制药放在第一位,其次是中药产业化,然后才是发展生物工程和农药研发,体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择优发展,重点突破,而不要盲目追求缺乏市场支持的“高尖端”。
    范吉平:企业要学会利用专利,可以进攻,也可以防守。
    任雷鸣(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一个企业要有自己的拿手产品,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而不要盲目“跟风”。
    白和金:处理好大企业强强联合与小企业分工合作的关系,在产品定位、研发新产品时,可以兼得规模优势和专业化分工的优势。
    主持人:看来,“科技兴药”的确是我国药业占据市场主动的必由之路。那么石家庄建设一座“科技药都”有何基础优势?

    臧胜业:经过多年的积累,目前石家庄拥有国家级和世界一流的生物制药研发体系,石家庄制药集团是世界最大的7-ACA生产基地,神威药业的中药产业化水平也居全国前列。这些技术优势,正在转化为一批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化学药品、生物工程药品和中药优势产品。
    郑昕(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助理巡视员):加强技术创新要注重发挥我们的优势。我国“十五”医药发展规划制定的三个重点是原料药、中药、利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品,而原料药、中药正是石家庄药业的优势所在,要做大做强。
    范吉平:发展中药,大有可为,中药是中国药业的特色,市场前景广阔,国家十分支持中药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石家庄也好,其他地方也好,发展药业必须把中药现代化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大这方面的科技投入。
    主持人:这些科技优势的具备,使人们对民族药业未来几年的迅猛发展充满了希望。作为政府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步骤,以集聚更多的科技推动力?
    臧胜业:我们打算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对现有制药企业集中力量展开大规模技术改造,继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另一方面,我们将把注意力比以往更多地投向药品生产的上游--研究和开发,以华药、石药集团为依托,形成一批以企业为主体,具有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中间试验为主要功能的重点实验室、医药工程技术中心和医药技术孵化中心,实施医药工业园区、医药博览城、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医药教学科研基地等重要工程,组织生物制药、中药产业化、化学制药等关键技术攻关,为建设“药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主持人:我国入世带来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情况下,再满足于原来在国内有市场、忽视技术进步的倾向是危险的,只有千方百计利用科学技术创新不停步地“变”出市场需要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才能调活、调新医药产品结构,在这样的产业基础上建成的“药都”才是生存的“适者”。


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华北制药集团


华北制药集团不止步于当化学制药的“老大”,
近年生物制药研发体系也跻身世界一流水平。图
为地处石家庄市高新开发区的华药基因工程生产线。

  构建一座“科技药都”

    主持人:石家庄这个医药大市要完成向医药强市的跨越,整个城市应营造一种十分有利于药企技术上水平的外部环境。
    臧胜业:是的。今年石家庄市的财政部门重点加大了对医药企业技改、项目攻关的倾斜,扶持其尽快推进技术创新。市科委也安排了88%的社会发展科研经费,用于医药科研开发项目,支持有发展前景的中小医药科技企业创新,对大型企业则优先支持一二类新药开发,支持中药企业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中药生产,并且鼓励企业为中药产品作上游技术储备。
    王俊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政府在加大对科研开发的投入时,应摆正大和小的关系,不一味追求规模大、项目大,重要的是在选药和做药方面根据自身的水平制定切实可靠的近、中、远期目标。
    主持人:展望未来的“药都”,不少专家和普通市民表达了这样的看法:“药都”不单是医药生产基地,还应是一定范围的医药物流中心、信息咨询中心、培训中心……而这些“中心”,哪个也离不开现代科技手段的武装。因此,建设一个药业强市,绝不仅仅是企业的事情,城市也必须相应地提升科技水平。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石万鹏曾谈到,“科技兴药”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解决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为了达到很好的结合,在建设“药都”的进程中,地方政府应不遗余力地依靠先进科技手段帮助企业开辟流通渠道,扩大其市场,帮助新药成果尽快实现产业化,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再投入到新的研发中去,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科技药都”前景可期,任重道远。(未完待续)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