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漫漫暑假潜在的巨大商机,不少具备经济头脑的人动起了脑筋,纷纷使出新招,把它当作赚钱的门路大做文章,被人们称之为“暑假经济”,而今年夏天更是“热闹”得颇让人眼花缭乱。然而,暑假经济的种种产品能否满足孩子们的个性化需求?能不能保证他们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假期?是不是做到了既有经济效益更有社会效益?却需要暑假经济的“制造者”们和全社会都来认真思考一番。毕竟,只有千方百计满足我国数以亿计的青少年在暑假里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暑假市场才能走上正规,暑假经济也才能真正活跃起来。
                          
新华网河北频道陈玉 刘蓓 江山


2002年7月31日

    特别声明:新华网河北频道“焦点网谈”栏目的文章均为独家专访,任何网站、报刊、电台、电视台未经新华网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
联系电话:0311-5808047  传呼:126-1176623
E-mail:hb-news@xinhuanet.com 
  本期文字:江  山、陈  玉、刘  蓓
  本期图片:崔  鹏
  制    作:王东宏

   
            
现状:校门外的风景真“精彩”
   
风景之一:补习班长盛不衰
    早在今年放暑假前,许多大中学校便争先恐后地发出了举办各类暑期补习班的信息。那时,你随便到哪所大学、中学的门前走一遭,都会在广告栏里看到一张接一张的办班广告,时间不长手中就会攥上一叠又一叠办班宣传单。这些班五花八门,物理、化学、数学、外语、计算机,每期收费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英语班收费较高,如有外籍教师执教,价格甚至飙升至几千元之多。“千万不要让您的孩子输在赛程中”,一个补习班打出的广告语直让那些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们看了不免心头发紧。
    风景二:艺术班门庭若市
   
与各类补习班一样办得如火如荼的,要数各类艺术特长班了。钢琴、手风琴、古筝、舞蹈,素描、油画、儿童简笔画……不少艺术班名额很快就报满了,但仍有家长接二连三地打进电话来咨询,电话简直“热得发烫”。从形式上看,有人数较多的集中办班,也有一个老师教三五个学生的家庭式办班。说到音乐和美术教师假期的办班收入,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不无羡慕地说,过去我们不屑于学的“副科”,没想到如今却变成了香饽饽。

暑期乒乓球培训班

    风景三:商家出手赚一把
    进入暑假后,“暑期热卖”比天气还要火。许多商场看好这个销售季节,在暑假这个电脑装机高峰,面对中小学生,纷纷推出电脑优惠价,联想、方正、TCL等品牌的电脑促销活动在大商场内吸引着潮水般的人群,不少中小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选购着这些现代必须的学习用品。软件产品也不甘寂寞,各软件专卖店的柜台上,网络游戏、杀毒软件普遍受到学生消费群的欢迎。一些影视、健身场所也开设了面向学生的经营项目,寄望在暑假里淘得一桶金。
    风景四:“丰富多彩”却有心无力
   
令人赏心悦目的暑假消费形式大多出现在大城市,例如上海初现端倪的针对孩子不同特点的各类家教,广州的“开心实践夏令营”,北京的科技馆和儿童中心专为暑假举办的丰富活动等。可是,即使在这些得天独厚的地方,真正能参与其中的孩子也是少数,至于那些中小城市、城镇及农村的学生,则大多数与这些引人向往的活动无缘。

 羽毛球培训班


                     需求:寻找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
    [个例特写]暑假刚过不到10天,郑州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王楠就耐不住性子了,他主动向妈妈要求:“还是给我报个补习班吧。”当妈妈的很纳闷:“放假前你说要痛快地玩个假期,坚决不参加补习班,现在怎么突然变卦了?”儿子一脸无奈:“不上补习班,我还能干什么?假期还有50多天呢,一天天太无聊了!”
    主持人:发生在小王楠身上的事,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暑假生活状况。暑假本应是孩子们的天堂,现在却似乎形成了一批“防盗门内的孩子”,这是为什么?
    一位家长(银行职员):我们也不愿这样,可是没办法。我们一上班,孩子就只能一个人在家,看电视吧,怕坏眼睛,不让他多看。玩电脑吧,又担心小孩子聊天、玩游戏上瘾,也不怎么允许他玩。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孩子确实无聊得要命。

    主持人:不少人反映,一到暑假,做父母的反而不如平日工作安心了,老是惦记着家里的“留守一族”,除了怕坏人骗孩子开门、孩子乱碰电器出危险外,是不是这样闷着孩子,还担心孩子心理上出问题?
    一位家长(机关工作人员):的确是这样,“盼放假又怕放假”,这一句话就概括了我们家长的心情。累了一个学期了,本来早就想让孩子在假期里轻松轻松,可苦恼的是,找不到让他们放松的办法。据我所知,有的家庭给孩子报名上补习班是迫不得已,好赖有个地方可去,也不管学多学少的省得乱跑。
    主持人:补习班成了一些家长的“托儿班”,这是一种出于无奈的选择,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家长十分希望孩子利用假期在补习班把功课好好地补一补,抓紧假期时间把学习搞上去。
    一名上补习班的孩子:我奶奶的想法就是这样。她是有30多年教龄的小学老师,退休后老愿管我的学习,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她就觉得如果我在家总是玩儿,开了学还不会比别的同学落下一截?
    主持人:有些家长反映,今年的暑假,学校、社会上办各类补习班的很多,让孩子报名上补习班似乎成了不少家庭的唯一选择。听说有的学生家长甚至打电话给学校,要求学校办一些假期补习班,免得孩子把功课荒疏了,暑假差不多成了孩子们的“第三学期”。

    李老师(石家庄市某中学高二某班班主任):是的,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是大家的良好愿望,但是在现阶段,学生最后还不是要靠考试、靠分数说话?所以放假前的那次家长会上,我就直言不讳地对家长们建议,咱们学校虽然没办补习班,但最好还是针对孩子的弱科报一下社会上的补习班。大环境如此,叫我们又有什么办法?
    主持人:看来,今年夏天补习班的再度火爆,一个根本原因还是我们当前应试教育体制仍在起作用的结果,所以有些学校和家长仍不得不抱着应试的老思路来导演孩子们的暑假生活。
    一名试图回避采访的培训班组织者:我之所以选择办班,是看中办班成本低、风险小,人多多赚,人少少赚,没人报不办,老师哪儿都能找到,内容教多教少看情况定,这算是暑假里赚钱最容易的形式了。
    主持人:一家钢琴培训班的老师告诉记者,尽管学费越来越贵,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但每年暑假他的班都是人满为患。那么,花钱替孩子报了艺术特长班的家长们,是不是就是抱着提高孩子艺术素养的目的去的呢?
    帮孩子背着手风琴来上课的一位父亲:提高素养当然是一个方面,但既然花钱学了,就要争取不断地过级,争取将来升学时能加分。要是纯粹为了爱好,我还舍不得孩子花费这么多时间学呢。
    上述家长的儿子:我的同学还有假期从石家庄赶到北京去学美术的呢,专门找那些保证能训练我们过级的艺术班。   

教练在为小学员讲解羽毛球规则和动作要领

羽毛球培训班的学员在认真训练

    主持人:看来不少艺术班也清楚地看到了家长们希望孩子升学时“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心理,于是用“保证过级”来招徕生源,这种价格不菲的暑假消费貌似素质教育,又何尝不是应试教育思维的翻版呢?目前的情况是,家庭往往情愿为孩子的暑假生活投点资,但同样是花了钱,除了让孩子坐在培训班的课堂里,还有别的暑假消费需求没有?
    于姓家长:对小孩子,单纯让他玩并不就多么好,重要的是要对他的身心成长有好处,暑假应该过得有意义。我身边的同事跟我一样,有的想让孩子参加一个夏令营之类的活动,开阔眼界,锻炼意志,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可是又感到学校组织的参加不上,旅行社组织的夏令营好像变味儿了,听人讲,其实就是一些原来成人的旅游路线,没多少青少年特点,逛一圈回来,不见得有多大收获,想想还是等我们自己抽时间带孩子出去玩几天的好。
    张女士(旅行社工作人员):据我所知并非全部如此,比如河北春秋旅行社就筹备了一个“学生香港夏令营”,本来安排了游览童子军基地、名校、海洋公园、博物馆等很多适合学生的地方,可结果听该旅行社负责人说,来咨询的多,报名的寥寥无几。还有四海旅行社组织的北大校园游,情形也同样非常不理想。所以暑假旅游这块市场还没有做起来,还不成熟。
    主持人:这里面费用多少可能是个原因,但最主要的是家长对安全有顾虑。记得10年前,一个中日夏令营引起了社会对中国儿童意志薄弱的高度关注,象这样一次有益的夏令营经历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家长自己也不妨反思一下,我们的“温室意识”是不是还有点浓。同时,说明旅行社还需要在如何更安全、更有吸引力上做文章。
    于姓家长:我还希望假期里为孩子请一位心理家庭教师,扮演一个朋友角色,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性格发育;还想有机会让孩子尽可能参加多样的体育活动,获得积极的休息;也希望科技、文娱场所都能多替孩子们想些办法,为他们推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寓教于乐。
    主持人:你的想法也代表了我们所访问的许多家长的心声。据我们了解一些地方在暑假经济这块市场上开发了许多消费品种,比如体育家教、心理家教等“另类家教”,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建设、宣传等实践活动,就挺适合青少年的特点,诸如此类富于个性的新鲜形式在当地一出现,就受到暑假消费者――家长和孩子们的青睐,其市场前景也颇为人们所看好。

篮球培训班教练在为学员讲解篮球规则 篮球培训班学员在进行友谊赛 教练为小学员们纠正游泳动作


                             
开发与规范:“市场之手”在何方?
   
主持人:从现状和需求之间的缺口来看,目前暑假经济喜忧参半的局面并非偶然。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沿袭至今,暑假经济的眼睛大多还盯在办班上,这是因为有市场,有需求,所以才红火,当前培训班之所以长盛不衰的确有其现实的土壤。但调查中也发现,一些班“挂羊头卖狗肉”、名不副实或偷工减料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广告声称“名师执教”,有的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此外,学生在培训班的管理有时也并不叫人放心。所以,暑期培训班市场今后还需加强规范。
    阎老师(河北师大中文系教师):应当呼吁,不仅仅在城市,更重要的是在小城镇和农村,现阶段教育部门有责任组织一些假期素质教育活动,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采取有偿的方式,也希望有眼光的社会力量投资者参与开发这块“荒地”。

体操培训班

正在训练的小学生

    主持人:有的教育界专家指出,按照当前我国家庭对教育投资不断增长的重视程度和支付能力来看,目前完全有可能开发一个潜力很大的“暑假经济”市场。这个市场应当适应现代中小学生追求各领域新知、触摸社会脉搏、展示自身的愿望,包装和开发一批科技、文化、娱乐、体育、社会等方面的认知、参与性项目,为数以亿计的青少年提供暑假生活的消费新天地,这也是我国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
    一位退休干部(原工作于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眼光往前看,今后只有坚持不懈地提倡、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改革应试教育体制,社会上逐步树立人的全面成才观,目前以办班为主的暑假经济现状才能根本改观,暑假经济“蛋糕”才有可能真正做大,孩子们才能拥有广阔而富于个性的选择空间。
    主持人:暑假经济的有序活跃,还必须借助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和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发挥作用。政府应积极加强管理、采取措施加以引导和规范,而作为出于商业目的的暑假经济“制造者”,则应摒弃随波逐流、唯利是图的井底之见,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点,真正下力气、动脑筋,研究青少年一代身心健康成长的需求所在,着眼民族的未来,开发出一个促进素质教育良性发展的、为孩子们提供高级养料的暑假市场来,这将会是一个社会效益与商家经济收益双赢的局面。
    在这里,我们借一名小学生的话语,替所有的孩子发出对梦想中的暑假生活的热切呼唤:“你能问问我想做些什么吗?”(完)

请点此将本文推荐给你的好友!  【打印本页】 【发表评论

版权所有:新华网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