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行唐县特色产业--红枣

  行唐大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主要有墩子枣、长枣、婆枣、玉城脆枣等12个品种,栽植面积已达60万亩,常年产量7000万斤,年产值1.2亿元,已发展为行唐的一大优势产业和产业,成为山区人民收入的重要经济来源。

  随着大枣生产的迅猛发展,大枣加工业异军突起,大枣市场应运而生。目前,己形成以北国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首的大枣加工企业325家,大型现代化蜜枣厂、枣果茶厂、红枣酒厂各一座,大枣加工产品5大系列32个品种,年加工量21000吨,产值近亿元。全县已建成以口头红枣批发市场、县城南马路红枣一条街批发市场为主体的红枣专业市场5个,年交易量1.5亿公斤,交易额4亿多元。行唐大枣以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深受中外友人的欢迎,主要销往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香港、澳门等30多个省市,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红枣产业,把发展红枣作为山区、五陵翻番致富的拳头项目来抓,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1996年和 2001年县委、县政府分别下发了《关于加快“四荒”拍卖的意见》和《关于加快红枣产业发展的意见》的文件,制定了开发荒山发展红枣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有效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发展红枣的积极性。2004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了《行唐县2004-2007年红枣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目的将行唐县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优、创汇最多、效益最好”的“四最”优质大枣生产基地。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为解决我县大枣多年来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上存在的传统化、低水平、粗放型、低效益的问题,我局首先从解放群众思想观念入手,利用星期天、节假日,自己出钱租车,组织口头、九口子、上闫庄等乡镇的村干部和枣农代表,多次到我市赞皇、井陉和山西的临县、吕梁,陕西的榆林及我省的黄骅等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同时,我们还聘请了省林业局巡视员曲宪忠、枣树专家孟春波、河北农大教授周俊义等一大批专家教授到我县进行技术讲座,现场授课,极大地激发了群众搞好红枣生产、加工、销售的热情。

  二、酸枣嫁接大枣

  利用我县丰富的酸枣资源,我们坚持谁嫁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引导鼓励农民利用野生酸枣资源嫁接大枣,出台了免费提供优质接穗、嫁接大枣成活后每棵补贴0.1元的激励政策,并对嫁接50亩以上的大户,给予重点扶持,加大补贴标准,并纳入退耕还林匹配任务。

  三、枣树树体改造

  为改变人民自古以来对枣树不修不剪的传统管理模式,我们争取了草泊头、鳌鱼两个省定果品增收示范点和鲁家庄一个市定果品增收示范点,对枣树树体进行了“树开心、枝拉平、精细管、肥平衡、无公害、质先行”的彻底改造。通过树体改造,不仅增加了红枣的产量,而且提高了红枣的质量,增加了红枣的市场竞争力。

  四、大枣无公害管理

  我们聘请省市无公害果品检测专家,对我县九口子、口头、上闫庄等乡镇分别进行了水样、土样、气样检测,完成了枣和苹果的无公害果品检测,敌敌畏、多菌灵等农药残留量和铅、镉等重金属含量均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果品产地环境要求。为我县果品进入国内外市场办理了绿色通行证。

  五、大枣烘干房建设

  我们在口头镇万里、鲁家庄,九口子乡草泊头、鳌鱼等村建立红枣连体烘房,不仅缩短了红枣的制干时间,提高了枣果商品率,而且解决了大枣食用不卫生的问题,结束了千百年来靠天晾晒,在制干过程中常遇秋雨枣果霉烂问题。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红枣这项产业,将我县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优、创汇最多、效益最好”的“四最”优质大枣生产基地,我们明确了今后的发展目标:

  一、创立品牌,开拓市场。要做大行唐枣业,打造品牌是关键,因此,要想全面提升行唐大枣的档次,必须有响当当的“牌子”叫响市场。今后我们要在产品的分级、包装、深加工上多做文章,改善其外在包装和内在质量,在服务和宣传上下功夫,打造行唐大枣品牌,同时,还要注意品牌产品要向系列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扩大品牌效应。二是打造口头红枣专业市场品牌,把口头红枣专业市场建设成华北最大的交易商埠,在环境建设上,要以诚信为本,制定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二、培育龙头企业,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以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基地、联农户为主要经营形式,运用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采用国家、集体、个人、联合体等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参与的形式,尤其要重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群体。大力发展果品贮藏加工业,提高果品产后商品化处理水平,从原料生产抓起,严格把关,规范运作,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以提高质量赢得客户,占领市场;切实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基地和果农之间的关系,积极推进大枣产业化进程。

  三、完善市场体系,搞活大枣流通。一是以口头红枣专业市场和县城衡阳大街红枣批发一条街为载体,通过加强管理加大财政、税收等政策扶持,创造诚信的市场环境,促进大枣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大力发展产销直挂、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方式,改进交易手段,扩展销售渠道。三是建立和完善果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逐步实现大枣质量快速检测,确保进入流通市场大枣食用安全。四是进一步加大营销队伍建设,大力发展经纪人队伍和民间流通组织,积极培育和发展代理商、批发商等。五是充分发挥大枣信息网的作用,加大大枣宣传力度,为大枣营销提供及时准确服务。

  四、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大枣质量。到2007年,使行唐大枣面积达到80万亩,大枣产量达到8000万公斤,实现综合效益5亿元。进一步加快无公害大枣生产基地的环评认定步伐,加大无公害果品生产和管理技术的推广力度,完善果品质量监督检验体系,走品牌化生产之路。在此基础上,抓好大枣保鲜管理,搞好贮藏技术培训,发展气调库储藏,提高鲜枣贮藏质量。

 

行唐人民欢迎您

  尊敬的朋友:

  您好!

  非常高兴通过互联网向海内外各界朋友介绍历史悠久、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投资福地--行唐。

  我们行唐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南望省会,北顾京津,西依太行山脉,东临华北平原,属太行山东麓浅山区,面积1025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平原大体各占三分之一,辖4镇11乡,330个行政村,42万人口,属革命老区,是河北省扶贫开发重点联系县。

  行唐县历史悠久,唐尧时设邑,秦代置南行唐县,北魏去“南”字为行唐县,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境内文物古迹繁多,封崇寺大殿、天王殿和文庙年代久远,保存完好,唐代升仙桥,造型别致,巧夺天工。

  行唐县属海河流域,有沙河、磁河、郜河、曲河四条主要河流,河道总长145.5公里。水资源总量为31600万立方米,拥有大中小型水库16座。年平均气温12℃,年日照2641小时,全年无霜期20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455毫米,属暖温带亚湿润气候区。

  行唐县交通便利,南距石家庄国际机场24公里,东距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15公里,张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并在我县境内设两个出入口,朔黄电气化铁路横贯全境,并建有运煤专线和货场,宝平公路横贯东西,无繁公路(石家庄至五台山旅游专线)、京赞公路贯穿全境并路过县城。境内公路成网,大路通衢,初步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沟通各乡镇,连接各村庄,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网络。

  行唐县资源丰富,矿产品种类多,品位高,蕴有磁铁矿、金矿、银矿、辉绿岩、花岗岩、钾长石、蛭石、云母、石灰石、白云石、硅线石、大理石、硅石等30多个矿种,其中硅石品位高达99.7%,石英岩呈球粒状,为采油专用石英砂。农业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行唐大枣历史悠久,营养丰富,全县种植面积60万亩,年产优质大枣8000万公斤,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行唐大枣之乡”;奶牛存栏14万头,建有现代化规模养殖小区84个,日产鲜奶1000余吨,被命名为“国家奶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园”、“全国牛奶生产强县”;红薯种植8.6万亩,年产量28380吨,是华北最大的粉制品集散地。

  我们围绕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以红枣为主,兼顾中药材、食用菌、设施瓜菜、烤烟和牧草的种植业,以奶牛为主,猪、羊、鸡等一齐上的养殖业,以嘉禾白酒、三鹿奶制品等为主的加工业。全县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5个,主要涉及食品、机械、建材、化工、电子信息等20多个行业。全县拥有轻工、牲畜、药材、花生、水果、蔬菜、红枣等专业市场12座,其中龙州商城、农贸市场和口头红枣批发市场年交易额均在亿元以上。

  近年来,我们按照“县城做美、园区做大、金融搞活”这一县域经济发展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实干发展、富民强县”目标,始终坚持“工业立县、项目强县、产业富民、和谐发展”战略不动摇,进一步唱响“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集中精力上项目”的主旋律,全心全意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众志成城求突破,全县呈现出各项事业协调并进、重点工作实现突破、城乡一片繁荣文明的新景象。我们拥有大量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行唐大枣深加工项目亟需开发,矿产品精细加工和开发潜力巨大,行唐经济开发区(“一区四园”即:食品、化工、科技、台商工业区)已初具规模,我们拥有优惠的投资政策和优越的发展环境,是中外客商投资置业的理想之地。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必将进一步加深我们双方的认识和了解,增进我们双方的信任和友谊,扩大我们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将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以最真诚的态度、最优惠的政策、最宽松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欢迎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以及所有的朋友们光临行唐、认识行唐、了解行唐、置业行唐。

  勤劳智慧的行唐人民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富裕的家园,热情好客的行唐人民期望与您共同携手打造辉煌灿烂的明天!

  最后,祝我们双方对接成功,合作愉快!

  谢谢。

河北行唐启明中学
行唐人民医院
行唐县人民政府网
行唐金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