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是人吗?

    主持人:世界上,几个国家都有“野人”的传闻。在美国,称“野人”为“沙斯夸支”,俗称“大脚怪”;在印度、尼泊尔,称“野人”为“雪人”;在中亚和蒙古,把“野人”叫“阿尔玛斯”;在西伯利亚,则叫“丘丘纳”;在非洲,将“野人”称“X人”。在我国,几千年以来,一个神秘的影子一直笼罩在神农架当地人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谁也说不清它到底是什么,人们都在口口相传着一个名字——“野人”。所谓的“野人”究竟是什么呢?它既然不是一种虚幻的传说,难道是某个鲜为人知的新物种?
    谭徽在:从1976年开始,科学考察队对神农架“野人”进行了多次的考察,发现了大量“野人”脚印;收集到数千根“野人”毛发;还发现了用箭竹编成的适合坐躺的“野人”窝。

 
点击放大

    图为“野人”脚印的石膏模型(左边大的为男的,右边小的为女的)。(新华网河北频道记者江山摄)

点击放大

    个人探险家张金星(右)向新华网记者江山出示男“野人”的脚印模型。(新华网甘肃频道记者冯诚摄)

点击放大

    张金星与江山在“野人洞”前合影。(新华网安徽频道记者沈祖润摄)

    1993年9月3日,在燕子垭与3个“野人”相遇的4位目击者及他们乘坐的汽车。

点击放大

    张金星在海拔3105.4米的观察点进行野外考察。

点击放大

    中科院古人类所有关专家对张金星的考察成果进行鉴定。

 

科学工作者对“野人”的脚印的观测研究表明:在神农架所发现的“野人”脚印与已知的灵长类动物的脚印无一等同,比人类的脚落后,比现代高等灵长目动物的后脚进步。对搜集到的“野人”毛发,从对毛发的微量元素和微生物学测试等的各项研究结果表明,在鄂西北神农架林区和房县一带,确实生存着一种大型的、能直立行走的高等灵长类,它可能比世界上已知的四种类人猿要进步。两脚直立行走,可确信一种接近于人类的高级灵长类动物的存在,但要彻底弄清,还必须加强力量,继续进行相当规模的、长期的、更加深入的考察。由此可见,“野人”属于一种未知的高级灵长类动物。
    张金星(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会员、神农架奇异动物综合科学考察队队长):国外的许多专家也这样认为,如苏联学者奥勃鲁契夫1959年在《雪人问题现状》中谈到“野人”,是属于某种原始的或退化的现代人科的代表,他分析说十分可能是灵长类分支保留到现在的代表。我于2000年9月4日,在神农架林区传闻“野人”出没最频繁的南天门一带,发现一块动物遗骨。经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善才教授对遗骨进行初步分析后认为,此遗骨为一结构特异的颅骨残骸,目前还难以识别是何种动物。王教授说,从颅骨残骸形状来看,此动物脑量不是很大,但眼眶后部的结构比较特异,与一般的猴类不同,枕骨比人类的小,它可能是一种类人的高等动物。然而,我们在历次“野人”考察当中,最为常见也最难以解释的是数量众多的奇怪脚印,脚印的尺寸巨大,绝对不可能是人留下的,我怀疑与巨猿有关。
    主持人:经过古生物学者探讨,原来在200万年前第四纪初期,在我国广泛分布着一个古老的动物区系的类群,它们的化石已经或多或少被发现了,以熊猫及一种巨猿为代表,称之为熊猫——巨猿区系。假如不去四川、陕西等地的深山老林里探察,则仍然不能知道这种古老熊猫后代,还会残留到现在。会不会还有其他任何条件能保存下来其他熊猫——巨猿区系的任何种类?
    卢德鲜:神农架这一带有原始森林,会不会有这样的可能,即在某种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还有那么一支巨猿的后代没有绝迹,慢慢适应和生存下来。从数千年以来的历史记载,直至2001年为止,已经有很多关于野人、毛人、山鬼等的记载,如果我们怀疑“野人”是否与巨猿有关,则联系到“熊猫——巨猿”区系的其它动物,已有近代化石的记载和发现,甚至已有了仔细的近代化的研究。关于巨猿的分类系统,是各国学者意见最为分歧的一个问题:猿科——人猿科——人超科——前人亚科——人科。总之,似人非人,似猿非猿,所以很难确定它的分类系统。中国科学院著名人类学家吴汝康教授认为“巨猿作为前人系统上的一种类型而还不是真正的人类,是比较合适的。”从“野人”目击者的叙述中,他们所看到的也正是这半人半猿、似人非人、似猿非猿的不好归类的形象。有人说,巨猿早就灭绝了。我看也不见得!大家知道和巨猿同生死、共患难了好几百万年的大熊猫,却还健在,何以见得巨猿不能渡过难关,九死一生,残留下一支后代,继续和大熊猫做伴呢?
    导游:这种野人——奇异动物,在传说中与人类相似的特征不少:“野人”比兽类有较高智慧,似人类的多一些,如有十一二种鸣声,能学雀、狗、驴、小孩叫声;传说“野人”的漆盖上红棕色的毛一点也不少,证明平日并不爬行,而是直立行走;“野人”体形似人,有耳、脚以及裸露在外部的其它器官,并且无尾巴。但传说中“野人”和人类也有不同之处:“野人”不会使用和制造石器,只能归入类人动物之中,是灵长类珍贵或稀有动物之一;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中,一般已知道生火,而传说中“野人”不知道;“野人”有体毛,但与猩猩、熊类和猴类不同,但和直立人没有较长体毛有明显区别;“野人”体形更似猿类,在神农架的“野人”比人高,高7-8尺,肩比人宽(3尺),鼻孔上翻、额不突出,眉骨高,眼窝深凹,鼻头似肉球,面额凹进,耳大于人,下额骨突起,上下嘴唇外翻,呈方形,门牙宽如马牙,头发暗棕色,散披两肩,面生短毛,前肢长过膝盖,手大,大腿粗,脚宽而长,前宽后窄。
    张金星:我在8年的野外考察中,共获最新“野人”信息29条,均作实地考证、调查落实。发现可疑脚印1700余个,最大44厘米,最小23厘米;可疑采食现场、栖息处十几个,粪便6次,毛发5次,并对所发现的任何有价值的现象都作了详细记录及初步分析,拍了照,灌了模型。在我的调查中,共有十多次多人目击“野人”事件发生,通过科学论证,我认为我们考察的“野人”应该是同大熊猫、金丝猴等古老动物同时代的另一物种——巨猿。

    生物的能动性,不仅表现在个体上,也表现在系统的长期适应变动上,在这种巨大的或由小到大的延续而长期的变化中,动物在适应性上的变动,常常产生整个动物种类的变化、进化,以至消逝。比如神农架一带在10亿年前元古代是海洋,经过长期地质上的升降变化,动植物逐渐变化,旧的不适应的类型衰退或消失,而新的能适应的类型存留下来或产生,是经过一串进化过程。非常珍贵的动物如大熊猫,这样大型的动物,居然在近代科学记载中,迟到20世纪初才被正式描述,而在我国却有上千年历史记载了。这种动物的牙齿是杂食偏于食肉性,而现在却偏嗜大量箭竹,这真是怪事。动物是能变动的,能适应的,是进化的。动物为了生存,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其外貌特征或者生理上也会有不同于其祖先的变异。现在的大熊猫也不恒等于200万年前的同种。我们经过认真分析、科学论证和实地考察,认为“野人”这一物种确实存在,它是某一种改变了原有生活习性,在理论上已绝灭的古老物种——巨猿的后代。但它毕竟是一种野生动物,虽能直立行走,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却与人类标准相差甚远。


    “野人”为什么能在神农架生存?

    主持人: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刘民壮,曾率领科考队在这里发现过几千个“野人”的脚印、粪便、毛发,神农架“野考迷”黎国华、袁裕豪等曾在这一带多次目击“野人”,为此“野人”千古之谜有可能在这里率先揭开。那么,为什么野人能在这里生存呢?
    谭万燕:距今大约20万年前后,神农架就有古人类活动,在华夏文明的萌芽期,相传神农氏曾在此尝草采药,神农架因此得名。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由房县、兴山、巴东三县边缘地带组成,地跨东经109°56′,北纬31°15′-31°57′,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神农架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最低处海拔398米,平方海拔1700米,3000米以上山峰有6座,被誉为“华中屋脊”。神农架至今较好地保存着原始森林的特有风貌,属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的自然保护区,是当今世界中纬地带生态保存完好的唯一的一块宝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接纳为成员。神农架是长江和汉水的分水岭,该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区,一年四季受到湿热的东南季风和干冷的大陆高压交替影响,以及高山森林对热量、降水的调节,气候宜人。
    谭徽在:从动物生态进化原则分析,生物生活于其外围的环境中,环境包围着生物。有各种影响生物存活的因素,如温度、光线、水分的比例、磁场,乃至地心引力……等,这些因素相互关系,导致了环境条件的不恒定,这样就迫使生物(尤其是动物)产生一系列的适应环境的变动的方式方法,这些表现在动物的生理、形态以至行为上。从神农架山区形势看,结构非常奇特,植被非常复杂,很有一些古老植物、树种残留下来。任何动物都有其赖以生存的温度变动范围,也有其相对的最适应温度,野人的最适温度如何,尚不知道,然而山区条件复杂,局部的小气候变化很大,“野人”完全可能聚集或分散于一定稳定或变动幅度较小的、而能忍耐的山区某些小气候地区,渡过酷冷、酷暑的天气。况且不能排除这种动物有主动上的季节迁移性。食物因素是动物赖以生存的主要条件,在神农架有不少人迹罕至的地区,有各种果实,按不同季节成熟,而且有些可能是终年存在而数量很大,如核桃及橡子、板栗。
    卢德鲜:森林覆盖面很大,有不少地段还保持着原始的封闭林,生态环境稳定,动物种类繁多,并有从亚热带到寒温带六个完整的植被类型。它在第四纪冰川期是第三纪动植物的避难所,因而保留了大量第三纪生物残遗种。系我国各种灭绝植物和动物的幸存地区,具有保存史前动植物基因库的特色,是我国基本保持原始风貌的原始森林之一。也是我国植物区系东西交错、南北过渡带,我国古北界和东洋界动物的交汇过渡区,南北方各种动物生存繁衍的理想栖息地。目前已发现的近500种动物中有金丝猴、神农白熊、大鲵等古老动物数十种,受国家保护的达33%。高等维管束植物2762种,古老植物、老第三纪类型占总数的39%,111属877种以上,被誉为举世瞩目的“绿色宝库”、“神秘世界”、“天然动物园和植物园”,更令人关注的是在神农架中心腹地已发现古人类遗址,而在周边地区更有众多的古人类和猿人及巨猿化石、遗址存在。巨猿、古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相当苛刻,而在这样小的区域内竟集中如此众多的古人类和猿人与巨猿化石、遗址及各种古生物化石,为此,古生物学家对在这一带能否有更多的发现,尤其是从远古孑遗下来的像大熊猫一样称为“活化石”的物种一直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许多古人类
学家预言:“三峡地区将是揭示人类起源的关键地区。”而神农架正处在长江、汉水之间的三峡地段,地形地貌奇特,岩溶洞穴遍布,植被丰富多样,原始森林茂密,大部仍为无人区,人为干扰较少,还有许多人未及、未知的神秘原始区域,可食植物及各种野生动物很多,给“野人”的存在、繁衍、觅食、隐蔽提供了必需的环境条件。未完待续....

    

     

点击放大

    地处我国南北气候交汇处的神农架,终年雨量丰富,到处流水潺潺。(新华网河北频道记者江山摄)
     

    2002年5月3日,钱其琛副总理(左)同张金星合影。
     

点击放大

    生长在神农山上茂密的箭竹丛。(新华网河北频道记者江山摄)
     

点击放大

    盛开在神农山顶艳丽的杜鹃花。(新华网河北频道记者江山摄)
     

点击放大

    世界罕见、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珙桐。(新华网河北频道记者江山摄)

 

 

打印本稿

发表评论

  推荐给朋友:
   

新华网新闻检索
组合检索 帮助
版权所有:新华网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