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历届“野人”考察情况简介

   
1976年,第一次考察,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张振标、袁振新等专家任队长,历时60余天,队员27人,考察范围300平方公里,采集到毛发、粪便,发现脚印等,并首次对毛发进行了科学鉴定,证明确系某种未知灵长类,为下一年度考察提供了实验依据。
结论:“经过近两个月调查、访问和有关考察,已得出这样的结论:在鄂西北神农架林区和房县一带,确实生存着一种大型的、能直立行走的高等灵长类,它可能比世界上已知的四种类人猿要进步,但要彻底弄清,还必须加强力量,继续进行相当规模的、长期的、更加深入的考察。”

    1977年考察是在1976年考察所取得初步结论的基础上进行的。以中科院为主,联系32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共同组成了110人的庞大科考队,为时一年,考察了以神农架为中心方圆1500平方公里地区。湖北省委书记韩宁夫任组长,中科院一局董晓舒副局长、中科院古人类所党委书记吴侬、湖北省革委马学礼副主任、省军区汪立进副司令员、省科技局武承宗副局长、文化局邢西彬副局长等任副组长,33700部队王高升副师长任总指挥,成立了指挥组、政工组、科考资料组、后勤组及两个支队八个科考小组,可谓高规格、高水平。
    这次考察收集到许多“野人”信息资料,获得一批有关奇异动物生态条件的科学资料,首次浇铸了6个脚模,发现两起粪便,几起毛发,均作了科学鉴定,考证了与“野人”有关的地质、地貌、气象、动物、植物等资料,首次科学确认神农架有金丝猴、神农白熊等珍稀动物,提出了建立自然保护区建议等,中央和地方政府均很重视,极其慎重,对神农架奇异动物考察的态度是相当明确、支持的。
    第三次考察,1980年5月-1981年底,仍由中科院和湖北省合作进行。在近两年时间里,考察了神农架大部分地区;1980年28人,林区杜永林任队长;1981年8人,上海华师大刘民壮任队长。
    此次考察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没有重大发现与突破。但有多次考察队员看到“野人”,发现脚印数千个,最大的48CM,灌了许多石膏模型,发现睡窝多处,毛发几千根,而且由考察人员直接从树上采到新鲜“野人”毛一撮,粪便多处,确定了“野人”大本营的具体区域位置。
    从1981年以后,国家组织考察停顿下来,一直到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奇异珍稀动物考察专业委员会成立后才又开始了新的科学考察,其间,来神农架进行短暂考察者断断续续,如上海华师大刘民壮教授九上神农架,但均无重大发现。

 

打印本稿

发表评论

  推荐给朋友:
   

新华网新闻检索
组合检索 帮助
版权所有:新华网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