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传说由来已久
主持人:世界上人们对于“野人”的有无,至今尚无定论,长期以来学术之争激烈。神农架的奇幻、神秘、引人入胜在于它拥有一种传奇性动物“野人”。它像幽灵一样,在文明社会时而出现,时而消失,但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人能断然否定它的存在;也没有人能拿出确凿的证据说它一定有。不过,既然有了这样一种说法,而且这种说法还牵扯了相当数量的目击者以及包括科学家在内的困惑:那么,这个主要发生在我国中部某些神秘原始地区的类人生物之谜,就值得我们去认真探访一下了。
谭徽在(神农架林区党委副书记、政府区长):位于湖北省西部的神农架林区境内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山势雄伟,从恐龙时代起,这里的地质运动和气候变化都比较小,是举世罕见的天然物种基因库。神农架有50种植物和70种动物受国家重点保护,包括银杏、珙桐、金丝猴、金雕等著名濒危物种,尤其关于“野人”的传说使这里一直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
神农架地区自古以来就有“野人”传说。在鄂西北山区,历代地方志中,都有“野人”出没的记载。在这一带,目击“野人”的群众多达数百人。目击者讲述的情况中,有人看见“野人”在流泪,也有“野人”向“野人”拍手表示友好。如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在《九歌·山鬼》诗中写到:“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既含睇兮又宣笑,子慕予兮善窈窕。”那“多情善笑”的山鬼究竟是什么?山鬼出没的地方,正好是古代楚地,在屈原的故乡附近,楚地就指湖北一带。可见,山鬼出没的地方与“野人”活动的是一致的。神农架山地是秦岭、大巴山、巫山山脉汇合地区,是我国中部最大的山区,向有“中央山地”的称呼。为我国各种濒临灭绝植物如水杉等和动物如熊猫等生存地区。唐代柳宗元也有“猩猩,人面,能言笑,出蜀封溪山”的记载。
卢德鲜(神农架林区宣传部部长):近几十年来,尤其是70年代以后,神农架的农民、林业工人、医生、教师以及地方行政官员……曾在森林中,在箭竹丛,在峡谷中的小溪边,在高山的公路旁,甚至在农舍的附近,多次碰上这种人形动物。但是,由于当时人们科学知识的匮乏,有的人还认识不到这种动物在科学研究上的价值,有的人则因当时的种种原因,而不敢外传。直到1976年5月4日凌晨,神农架林区的6位党政领导干部,在海拔1700米的神农架林区椿树垭附近地带,在两米左右近距离内,碰上了这种“红毛怪物”后,才引起各方关注。
1976年9到10月,中国科学院派出的考察队在神农架考察时,一些过去看见过“野人”的人,向考察队反映目击野人的情况。当时在房县城关五金玩具厂工作的刘继宽(女,47岁),回忆了她13岁时在神农架盘水河见到野人的情景:国民党第75军,押着两个浑身长满红毛的“野人”,这两个“野人”,一个是公的,一个是母的,都被铁链捆着,头比我们人的头大,脸比人的脸长,脸上也有毛,一些胆子大的人拿苞谷给它吃,它会把手伸出来拿去啃,我看“野人”走了几丈远,是和人一样两腿走的。
与“野人”搏斗过而声名大噪的70多岁的老人殷洪发曾对人说:“‘野人’胸前还有一块月亮疤。”殷洪发详细描述野人胸前月亮疤的形状:像一个圆镜,上面有毛,比其他地方的毛短一些,稀一些,疤的周围是白色毛。在神农架一带,早就有关于“野人”月亮疤的传说,据说想杀死“野人”,必从“月亮疤”开刀。
卢德鲜:从许多人讲述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他们的确遇到了“野人”。从桥洞沟到阴峪河一带的罗圈套、南天门、猴子石、猪拱坪、四池沟等处,一直是“野人”频繁出没之处,也是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这里方圆几百平方公里,没有人烟,森林茂密,既有高山峡谷,溪流密布,又有悬崖峭壁,多岩洞,是野生动物天然乐园,有关“野人”出没的事情是有的。另外,从1994年秋至1996年4月,野考队已完成了对神农架及鄂西北地区的初步摸底探险考察。涉及神农架、鄂西北20多个乡镇,近千平方公里范围,走访调查了一年多,获得大量有关奇异动物(野人)及奇特自然现象的有关信息,并对一些相关信息进行了实地察看与考证,探险考察了一些神秘原始地区。通过认真研究分析,专家认为“野人”这一奇异物种确实存在。
主持人:既然这么肯定神农架一定有“野人”,那为什么至今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呢?
谭万燕(神农架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神农架是发现“野人”最多的地区,迄今为止目击“野人”已达114人次,约有360多人看到138个“野人”活动形象。遗憾的是,一直没有捕获到“野人”活体或标本,但科学界并不排除“野人”存在的可能。过去,学者们认为:任何一个动物群体要能够繁衍生存,必须有一定的种群、数量,否则便必然要灭绝,而对“野人”不存在的根据正在于此。因时至今日,还无有任何“野人”的一些实物证据,没有抓到一个“野人”活体,因而认为“野人”不复存在,“野
|
|
|
|

|
多年来,这里经常发现“野人”的踪迹,流传着“野人”的故事,成为中外难解的“野人”之谜。图为《“野人”之谜展览馆》。 |
|
|
|

|
“野人”形象。它们身材高大,略显佝偻,脸形上宽下窄,眼睛似人而无反光,鼻梁较高,吻部突出,牙齿粗大,不生獠牙;下肢比上肢长,能直立行走,也四肢爬行,大腿粗,小腿细,步幅宽,臂力大,手指长,善抓握;胸部宽,庇股大,无尾巴;雌性乳房显著,雄性生殖器显著;除脸部、手掌外浑身是毛,披头散发,毛多呈红色或棕红色。 |
|
|
|

|
“野人”本性。它是介于人猿间的灵物。神农架野人似人非人,似猿非猿,不仅形象如此,生活习性、性格特征乃至感情思维都莫不如此。 |
|
|
|

|
“野人”家族。“野人”只知有母,家庭多由母子(女)二人组成,扶老携幼,情深意切,也有特殊,燕子垭出现过三口之家,下谷坪出现过四口之家,还有人见过“野人”群体。 |
|
|
|

|
“野人”性格。见人喜笑,黄智桥等说,“野人”正在捉老鼠,见到我们便乐得嘿嘿嘿地笑起来,频频招手。 |
|
|
|

|
野人语言。高兴时“呷呷”、“嘿嘿”或“呵呵呵呵”,走路时“呜-呼”有声,逼近人时“啧啧”连声,遭受危险“叽啦”有声,惊慌逃跑“哇哇”连声。 |
|